新闻中心/ NEWS

我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延长内外循环恒温槽使用寿命:冷却系统、密封性与防腐蚀管理

延长内外循环恒温槽使用寿命:冷却系统、密封性与防腐蚀管理

更新时间:2025-09-18      浏览次数:50
  内外循环恒温槽作为实验室和工业领域中控温精度要求高的核心设备,其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连续性和生产效率。而冷却系统效能、密封性保持以及防腐蚀管理,是决定其长期稳定运行的三大关键因素。科学维护这三个环节,能有效延缓设备老化,降低故障率。
 
  一、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如压缩机、冷凝器、循环管路)是恒温槽维持低温或精准控温的核心。长期运行中,循环水或冷却液中的杂质(如微生物、水垢)、环境灰尘易附着在冷凝器翅片或管路内壁,导致热交换效率下降,压缩机负荷增加,甚至引发过热保护或烧毁。维护要点:每3-6个月检查冷却液(建议使用去离子水或专用防腐循环液),若浑浊需更换;每季度清理冷凝器表面灰尘(可用软毛刷+压缩空气),避免堵塞;定期检测冷却泵压力(正常范围参考说明书),若流量明显减小,需排查管路是否结垢或泵头磨损。
 
  二、密封性:
 
  密封性直接影响恒温槽的控温精度和介质寿命。若循环管路接口、槽体法兰或循环泵密封圈老化/松动,会导致循环液泄漏(可能混入空气),不仅造成介质损耗,还会因空气进入降低热传导效率,甚至腐蚀内部元件。维护要点:每月检查循环管路连接处(尤其是软管与硬管接口)是否有渗漏痕迹(可用纸巾擦拭观察);每半年更换一次易损密封圈(如O型圈、泵轴密封件),优先选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氟橡胶或硅胶材质;运行时观察槽内液位是否异常下降(排除自然蒸发后,液位快速降低提示泄漏)。

 


 
  三、防腐蚀管理:
 
  循环介质(水、乙醇、缓冲液等)与槽体材质(多为304/316不锈钢或工程塑料)长期接触,若介质未经过处理(如自来水含氯离子、酸性/碱性样品残留),会加速金属部件腐蚀,导致槽壁变薄、换热效率降低,甚至穿孔泄漏。维护要点:优先使用去离子水或低离子浓度的专用循环液(电阻率≥10MΩ·cm);若必须使用含腐蚀性成分的介质(如弱酸/碱),需添加缓蚀剂(如磷酸盐缓冲液),并控制pH值在6-8中性范围;定期检查槽体内壁(尤其焊接处、角落)是否有锈斑或蚀坑(可用放大镜辅助观察),发现早期腐蚀需及时用中性清洁剂擦拭并干燥,严重时需更换受损部件。
 
  延长内外循环恒温槽寿命的核心,在于对冷却系统、密封性和防腐蚀管理的“主动维护”。通过定期清洁冷却系统、严格检查密封状态、科学管控循环介质,不仅能减少突发故障,更能维持控温精度(±0.1℃~±0.01℃)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最终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高效运行。
苏州力意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唯新路9号唯亭工业坊B区
邮箱:suzhou_liyida@163.com
传真:
扫一扫关注我们
SCAN

TEL:15150118600

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