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ARTICLE

我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内外循环恒温槽工作原理与典型应用

内外循环恒温槽工作原理与典型应用

更新时间:2025-08-27      浏览次数:16
  内外循环恒温槽是实验室、工业生产领域用于提供恒温流体的控温设备,具备内部循环(槽内样品恒温)与外部循环(为外部设备提供恒温流体)双重功能,温度范围通常-50℃至200℃,广泛应用于样品恒温培养、反应釜控温、仪器冷却/加热、电子元件测试等场景,解决单一循环恒温槽适用场景窄的问题。​
 
  其工作原理基于“双向循环控温”:内部循环时,槽内流体(如水、导热油)通过加热管/制冷机组调节至设定温度,循环泵推动流体在槽内流动,为槽内样品提供恒温环境(控温精度±0.05℃,温度均匀度±0.1℃);外部循环时,通过外接管道将恒温流体输送至外部设备(如反应釜、夹套容器),与外部设备进行热交换后回流至槽体,实现外部设备的温度控制(循环流量10-50L/min,最大扬程10m)。PID温控系统结合多点温度传感器,确保内、外循环温度稳定,支持温度偏差报警。​
 
  结构设计上,内外循环恒温槽侧重“多功能+适配性”。槽体容积5-50L,适配不同样品量需求,材质为不锈钢(内部循环)或工程塑料(低温型号);制冷系统采用复叠式压缩机(低温段)或单级压缩机(中温段),加热系统为不锈钢加热管,实现宽范围控温;循环泵为磁力驱动泵,无泄漏,适合有毒、腐蚀性流体;控制面板为触摸屏,可分别设定内、外循环温度与流量,支持程序控温与数据存储(≥1000组数据);外部循环接口为快速接头,便于管道连接,部分型号带有压力保护阀,防止外部管道堵塞导致压力过高。​
 
  应用场景中,其双向循环优势显著:实验室用于样品恒温培养(如微生物培养、化学反应恒温),内部循环提供稳定环境;化工领域用于小型反应釜的温度控制,外部循环输送恒温流体,确保反应温度精准;电子行业用于电子元件的高低温测试,外部循环为测试夹具提供恒温环境;医疗领域用于医疗器械(如透析设备)的恒温加热,保障设备运行稳定;材料测试用于样品的温度老化实验,内部循环实现长时间恒温。操作维护需注意:内部循环时需确保槽内流体充足,外部循环前需检查管道密封性;根据温度范围选择合适流体(如-50℃用乙醇溶液,100℃以上用导热油);定期清洁槽体与过滤器,去除杂质;制冷系统需定期检查制冷剂,加热管需检查绝缘性能;长期不用时,排空槽内流体,清洁后存放,低温型号需排空制冷剂,防止结冰损坏。​
苏州力意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唯新路9号唯亭工业坊B区
邮箱:suzhou_liyida@163.com
传真:
扫一扫关注我们
SCAN

TEL:15150118600

扫码加微信